美國普渡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雙光子聚合技術。這項技術巧妙地將兩個激光器結合,借助3D打印技術,在將飛秒激光功率降低50%的情況下,打印出了復雜的高分辨率3D結構。它有助降低高分辨率3D打印工藝成本,從而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。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《光學快報》雜志。
高分辨率3D打印結構。圖片來源:《光學快報》雜志 雙光子聚合是一種先進的增材制造技術,核心在于利用飛秒激光以精確的3D方式打印出材料。盡管該技術在制造高分辨率微結構方面表現出色,但高昂的成本成為其廣泛應用道路上的“攔路虎”。 鑒于此,研究團隊創造性地將發射可見光的相對低成本的激光,與發射紅外脈沖的飛秒激光相結合,將飛秒激光功率降低了50%。這一創新方法有效降低了單個零件的打印成本。 新方法將532納米納秒激光的單光子吸收與800納米飛秒激光的雙光子吸收方法相結合。為實現兩種激光打印之間的最佳平衡,團隊還構建了一個新的數學模型,以深入理解其中的光化學過程,并精確計算雙光子和單光子激發過程的協同效應,從而確保在更低的飛秒激光功率下依然能獲得理想的打印結果。 實驗結果顯示,對于2D結構,新方法將飛秒激光所需功率降低了80%;而對于3D結構,則降低了50%左右。 團隊表示,高分辨率3D打印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,包括但不限于3D電子設備的制造,生物醫學領域微型機器人的開發,以及組織工程3D結構或支架的構建等。 飛秒激光3D打印,簡言之是在極小的體積內發生光化學反應,從而構建精細的三維結構。這是現代增材制造領域一項非常前沿的技術,但其在打印速度和功率預算方面都有限制,F在,團隊在功率降低一半的情況下打印出了高分辨率結構,跨越了成本障礙。最寶貴的是,這一新技術還能輕松融入現有的飛秒激光3D打印系統內,從而更快實現在生物醫學、微型機器人、微光學器件等諸多領域的應用。 文章來源:科技日報 注: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本文僅供交流學習之用,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您告知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
版權聲明: 《激光世界》網站的一切內容及解釋權皆歸《激光世界》雜志社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,違者必究! 《激光世界》雜志社。 |
友情鏈接 |